“以前这片农田配套的泵站机组流量小,雨季排涝、旱季给水一直是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改善了村里的沟、渠、路、电等设施,我们种地更有劲头了。”嘉鱼县高铁岭镇陆水村村民李桃林高兴地对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说道。
这样的变化,还要从该县纪委监委开展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说起。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干部对高铁岭镇陆水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专项监督时,4组村民反映该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配套的泵站选址地势低洼,下游是连片湖泊,如遇大雨水位上涨极易淹没泵站。该县纪委监委立即组织县农业农村局、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镇村干部等一行实地走访,与群众代表现场商议,修改施工方案。最终,经过10天施工,泵站顺利迁移,避免了20多万的直接经济损失。
农业发展好坏直接影响百姓的生产生活,高标准农田建设更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咸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列入乡村振兴领域监督重点,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立项、规划、招投标、资金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一线监督、跟进监督,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让更多“粮田”变“良田”。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量大、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及时摸清底数,才能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该市纪委监委的督促下,市农业农村局履行主管监管责任,对2019年以来全市立项实施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摸底,对工程质量开展“回头看”,摸查各类工程设施18013座(个),排查发现突出问题105个,其中工程质量问题72个。
在此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围绕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制定、项目施工、资金拨付、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列出监督清单,深入田间地头,下沉至村(居)开展“嵌入式”监督检查,了解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后续管理等情况,并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主管部门,要求其加快完成整改。针对暴露出的问题线索,建立台账、及时核实、精准处置,对重大问题和典型案件从快从严查处,形成震慑。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做的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该市制定高标准农田群众监督员制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主动聘请当地村民担任监督员,邀请受益群众和经营主体参加项目验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过程参与、全方位监督。
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在该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市农业农村局建立或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机制21条,充分用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创新监管方式手段,完善县、镇、村及经营主体四级责任管护体系,确保每块田、每条路、每个机井管护到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惠民利民好政策,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压实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完善常态化监督机制,严肃查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规范、廉洁、高效开展。(方明威 戴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