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征宇同志在全县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集中教育培训班上的讲话

来源: 时间:2015-04-23 15:46

 

熊征宇同志在全县

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集中教育培训班上的讲话

2015331日)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县委决定今年在全县集中开展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活动,今天的专题培训是就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下面,我结合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参加省委专题集中教育培训班学习的体会,就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讲三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充分认识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做清醒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不成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严明党的纪律、按规矩办事,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提到了新高度。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着重阐述了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等重大问题,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自觉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坚决贯彻落实。

第一,从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极端重要。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由弱小到强大,从苦难到辉煌,一大法宝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1949年,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定下六条规矩。2013年,习总书记到西柏坡就讲了一句话:“这里是定规矩的地方”。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守纪律讲规矩始终贯穿其中。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对党的性质、基本任务、组织体制,以及党员政治立场、保守秘密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定下了管党治党的初步框架。党的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初步形成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基本组织原则。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党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吸取文化大革命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党内政治生活的12条基本原则,为党组织和党员遵守党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接受监督、严明党纪等方面确立了规矩、提供了遵循,使党内政治生活逐步走上正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重申党章、颁布八项规定着手,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全党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有力促进了党的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从党应对危机、危险的关键节点来看,守纪律讲规矩极端重要。在党的历史上,凡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明的时候,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否则,党就遭遇挫折,甚至被推向危险的边缘。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党的历史上有五个关键点。第一个关键节点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导致大革命失败,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党的五大明确指出“宜重视政治纪律”,成立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加强监督、纯洁组织、清除叛徒,用严明的纪律和果断的行动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第二个关键节点是时任红四军方面领导人的张国焘在长征途中,争夺中央领导权,分裂党、分裂红军,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被党中央开除党籍,并在党内开展揭发和批判,维护了党的团结;第三个关键节点是19415月至19454月,我们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全党在思想上得到改造提高,达到了空前团结,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正与当时国民党党纪废弛、腐败盛行形成鲜明对照,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党败退的深层次原因;第四个关键节点是建国后,党中央对搞宗派活动,破坏党的团结的高岗、饶漱石两人果断采取措施进行了组织处理;第五个关键节点是近几年,党内出现了周永康、薄熙来、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事件,他们野心膨胀,践踏法治,破坏党的团结,搞非组织政治活动,党中央坚决依法依纪进行了处理,有力地维护了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

第三,从各国政党的兴衰成败历史来看,守纪律讲规矩极端重要。在世界近现代历史舞台上,一些政党历经风云变幻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靠严明的纪律来集聚力量、维持生机。比如,墨西哥革命制度党从1929年到2000年一党连续执政长达71年之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构架和纪律规定。正是由于强大的组织动员力和严密的纪律性,在长达70多年的历史里,革命制度党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维护民族利益、促进社会公正的政党,受到了墨西哥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与欢迎,拥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创造了一党独尊、风靡数十年的政治奇迹。再如,李光耀创建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已经超过50年,并且一党独大的政治结构愈发巩固。它的组织结构科学高效,中央领导有力,保证了全党意志的统一。从反面教训看,政治纪律的涣散、政治规矩的缺失,是一个政党衰败垮台的重要原因。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镰刀斧头黯然落下,苏共亡党亡国。苏共覆亡的根本原因在党内,在于苏共党内混乱的意识形态局面、严重的派系斗争情况、软弱涣散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在1990年的苏共二十八大上,居然同时出现了三个中央纲领同台竞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那还叫什么政党呢?那是乌合之众了”。可见,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是政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政治纪律与政治规矩废弛,必然导致政党衰亡。

二、准确把握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丰富内涵,做明白人

关于“党的纪律”和“党的规矩”之间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有详细的论述:“纪律是成文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纪律是刚性的规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是自我约束的纪律。”可见,从概念的层面讲,“党的规矩”的外延要比“党的纪律”大。党内规矩除了刚性的、成文的纪律之外,还有很多规矩是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是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不成文的规矩,反映了我们党对一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因此,党的规矩既包括党纪国法这样的“硬约束”,也包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不成文的“老理儿”。党的规矩就是由刚性的成文纪律与优良传统、工作惯例等不成文规矩共同组成。党员干部讲规矩、守规矩首先要学规矩、知规矩、懂规矩。党的规矩内涵丰富、体系严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党章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章程,也是总规矩。党章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最大的约束力,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党章就是党的根本大法,是全党必须遵循的总规矩。党章规定了党员的八项义务、党员领导干部的六项基本要求以及四个服从,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纪律要求。

第二,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坚决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党纪就是红线,处分就是惩戒。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都是党员干部必须自觉遵守的规矩。《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了党内生活的12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六章明文规定了715种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对党的政治纪律有明确、细致和严格的要求,任何一名党员违反,都要受到相应的党纪党规的严肃处理。

第三,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当前,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些都是党员干部必须自觉遵守的规矩。党员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

第四,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守纪律是底线,讲规矩靠自觉。对我们这么大一个执政党来讲,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光有成文的规矩不够,还必须以不成文的规矩作为补充,使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使管党治党没有空白、不留盲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需要全党长期坚持并自觉遵循。

遵守党的政治规矩,最核心的,就是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提出的“五个必须”,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要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团结大多数,不得以人划线,不得搞任何形式的派别活动。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先斩后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不得跟组织讨价还价,不得违背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找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对抗组织。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不得纵容他们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日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三、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局中人

当前,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的总体情况是好的,党性总体是强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不强、不守纪律、不讲规矩。主要表现在大的方面讲:一是政治立场不坚定,存在党的观念不强,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不鲜明的现象。近年来,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者屡见不鲜,这都是“总开关”出了问题。二是重大决策不执行,存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耍“小聪明”、拨“小算盘”、打“擦边球”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搞超标准接待,普通烟盒装软中华、矿泉水瓶灌茅台,这都是不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明里暗里搞变通。三是组织原则不遵循。存在拉帮结派,编“关系网”,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的现象。比如周永康、令计划搞的“石油帮”、“山西帮”,把正常的同志关系扭曲成了庸俗的人身依附关系,侵蚀整体利益;再比如黄石调整大冶的行政区划,少数领导干部不以大局为重,搞“小圈子”、“小山头”,致使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四是言辞论调与党中央不一致。存在乱评乱议,口无遮拦,公然妄议中央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特别是一些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重大问题上,随便发表个人看法,妄加评论,散布一些与党中央不一致的论调。甚至有的把说怪话、发牢骚当成“有个性”,把传谣言、猜内幕当成“有本事”,把唱反调、出风头当成“有能耐”。还有的当政治逃兵,面对错误言论与行为不亮剑、不抵制。从小的方面讲,如开会顶会迟到、外出不请假报告等方面。这些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行为具有极大危害性,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还削弱了党的力量、恶化了政治生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时刻牢记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谁也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切实从五个方面狠下功夫,共同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氛围。

第一,讲忠诚,不另搞一套。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和政治品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基础,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办调研时,提出“五个坚持”的要求,列在第一位的就是“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书记提出“五个必须”的重点要求,把“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放在了第一位;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交流时,再一次将“心中有党”放在“四有要求”的第一位,足见“忠诚”地位之关键、意义之重大。事实证明,中央精神、中央权威,正如风筝的线,不仅是约束,更是保护;不仅是思想之矩、行为之限,更是安身之本、立业之基。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搞非组织政治活动,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搞自行其是、阳奉阴违,实际上就是对党不忠,成为断线的风筝,不仅得不到自由,还一头栽向大海。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转型进入深水区,正风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发展任务更加繁重,这也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尤其是我们县级基层处在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必须始终保持对党100%的忠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大是大非不迷糊,小事小节不含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精神,坚决不另搞一套。

第二,讲团结,不拉帮结派。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塌方式腐败”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挖出一个,牵出一串”的案情令人触目惊心,“一个人倒下去,一群人睡不着”的现象更令很多人反思。腐败窝案,折射出一些人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的深层症结。例如“山西帮”、“石油帮”等等。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搞了就是违反政治纪律,正是因为这种行为会逐渐蚕食党的健康肌体,损害党的形象,削弱党的力量,恶化政治生态。一旦圈子盛行,把团结变成“结团”,就会出现“出大力的不如抱大腿的”的怪象,干部想问题、干事情的立场必将出现偏差,导致空谈淘汰实干、关系淘汰能力等逆淘汰现象,甚至一些好干部也难免被污染。结果,必然是组织涣散、人心离散。人际交往和生活情趣皆非小事。有时候,看起来是在讲感情,实际上却在徇私情,看起来是在交流体会,小处太“随便”,往往就是身陷“小圈子”,甚至坠入腐败深渊的开始。攀龙附凤、拉拉扯扯的后果,最终逃不脱拔出萝卜带出泥、树倒猢狲散的命运。因此,越是身处复杂社会环境,面临现实种种考验和诱惑,领导干部更需要多些自省,守住党的规矩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铿锵宣示—“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团结一切忠实于党的同志”,更显振聋发聩。今天,深入实施“四个全面”的伟大战略,越是在激流漩涡中劈波斩浪,在风险挑战中迎难而上,就越是需要一支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只有抱定“党员只有一个上级,那就是组织,干部只有一个靠山,那就是人民”的信念,我们才能积聚起磅礴之力,去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

第三,讲规矩,不我行我素。“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 讲规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遵循组织程序。如果缺少了组织程序,只是我行我素,对个人,就如同无舵之舟、无缰之马,迟早迷失方向;于组织,则如同一盘散沙、一堆乱麻,难以形成合力。新加坡人民行支党从入党成为预备党员,再晋升为干部党员,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遴选、推荐和考察。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从请示汇报制度,到民主决策制度,我们党更是在强大的组织程序保证下,凝聚成一个有着强大战斗力的集体。党的程序规定,不仅是我们党集中统一的保证,也是对每一个党员的政治要求。是否具有遵守组织程序的自觉,是检验党员、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当年,陈云的女儿陈伟华在北京郊区当老师。一次冒雨走了十几里路回家,却因为没有请假,受到父亲严厉的批评。老一辈革命家生活中的普通一幕,照见的正是“一切按程序来”的优良传统。然而现实中,还是有不少党员干部把持不住定力,视组织程序为无物,擅作主张,我行我素。无视组织程序,“怕麻烦”是借口,“不知道”更不成其为理由,说到底,还是个人私利和权力观念扭曲在作祟。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严格组织程序。狠查带病上岗,整治突击提拔,清理3200余名副处级以上“裸官”;抽查核实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取消5名拟提拔中管干部、数十名拟提拔厅局级和县处级考察对象的提拔资格……这些都释放出强烈信号:遵循组织程序,是守纪律讲规矩的重要内容,须臾不可废、时时须谨记。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事业提供最有力的保证、最强大的支撑。

第四,讲纪律,不讨价还价。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党走向辉煌的重要原因。毛主席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拥有800多万军队,但党纪军纪松弛,蒋介石到台湾后总结失败教训,其中一条就是共产党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当前,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打破了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对党内生活带来了不小冲击。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在一些人眼里,当年的价值追求在今天已经过时,昔日的激情也渐渐淡忘。代之而起的,是组织观念的淡薄,是讨价还价的增多。比如,一些领导干部,拿功劳当资本,端架子开条件,精于算计;一些领导干部,拿资历要待遇,闹情绪撂挑子,搞软对抗;还有的领导干部,拿分管领域当私人领地,搞起独立王国。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的调查显示,高达74.1%的受访网友认为身边的党员干部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严重的。这些问题绝不能任其继续下去,习总书记就强调过,组织纪律松弛已经成为党的一大忧患。组织观念、组织程序、组织纪律都要严起来。不严起来,就是一盘散沙。因此,纵然这个时代,年轻人主张我的青春我做主、但作为党员干部依然必须把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摆在更高位置,这是组织原则,说走就走的旅行已成时尚,但对党员干部来说,重大事项必须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党性要求,纵然普通人求职可以“双向选择”,但对共产党员来说,组织交给的任务、作出的决定,不容打折落实,这就是组织纪律。说到底,强化组织观念,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程,也是第一名党员的基本政治品质。组织像铁,纪律如磁。只有我们始终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才能始终保持凝聚力、战斗力。

第五,讲廉洁,不擅权干政。权力这杯酒,不是谁喝都会醉,只要站稳了脚跟、立定了心思、守住了规矩,有油水的地方再滑也不会跌倒。讲廉洁,不仅要加强自律,自觉守住“法律线”、“党纪线”、“道德线”,还必须管好自己的身边人,常打预防针、架设高压线。早在清朝官场就流行过“莫用三爷,废职忘家”的劝进之言,所谓“三爷”,指的就是“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近年来,“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事例不胜枚举。比如周永康、令计划、苏荣等。有的主政一方,爱人孩子经商办企业;有的搞“一家两制”,“前门当官,后门开店”,担纲“腐败共同体”的“轴心”。“一朝得势万人捧,一夕落魄众人唾”,以腐败官员为轴心的家族式腐败,带坏了党风政风,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也毁了整个家庭、家族。习总书记担任地方领导干部时,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守住党性立场,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做交易,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同志们,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按照省委的要求,精心组织好分级培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为加快绿色发展、实现临江崛起,全面建成小康嘉鱼做出新的贡献!

 

您是第位访客